教育随笔:孩子快乐

时间:2025-11-05 15:36:35
教育随笔:孩子快乐

教育随笔:孩子快乐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随笔:孩子快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随笔:孩子快乐1

前段时间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带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比以前少了。今天的天气特别好,于是教育活动结束后,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太阳公公来上班了。咱们出去玩一会儿吧?”“好!”孩子们的声音可以说是震耳欲聋。于是我让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草坪上。

来到滑梯跟前,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我知道咱们每个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玩滑梯,可是小朋友在玩滑梯的时候,陈老师有个要求。谁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老师就让谁去玩。……”我把玩滑梯应该注意的问题都给孩子们讲明白了。“小朋友们,你们能做到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能做到。”于是我让孩子们开始自由地玩滑梯了。说实话,今天是这个学期我第一次让孩子们在滑梯上自由地玩耍,因为以前总是担心孩子年龄太小,总是担心他们磕着碰着。所以总是让他们排好了队,让他们玩大滑梯的一个小部分,孩子们玩得不是很开心。今天我第一次放开,让孩子们自由地在滑梯上玩耍,孩子们太兴奋了。有的小朋友对我说:“陈老师,你真是太好了。”有的小朋友说:“陈老师,我喜欢你。”有的小朋友一边玩一边在滑梯上兴奋地说着:“太好玩了,太好玩了。”看到孩子们这样高兴,说实话,我的心里也感到很欣慰。

看着孩子们快乐地玩耍着,我陷入了深思,我在不断地反思着我们平时的工作:孩子们现在处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就是喜欢游戏,喜欢自由玩耍。可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对孩子们总是有太多的限制,不让干这件事儿,不让干那件事儿。我们作为老师确实总是担心孩子的安全,对孩子的限制特别多,可是替孩子们想一想,有时真是让孩子们感到很不开心的、非常地不快乐。

今天当孩子们玩完滑梯在排队回活动室的时候,很多孩子对我说:“陈老师,明天还带我们来玩吧。”这时的我不断地答应着孩子们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尽量多地给孩子们自由玩耍的时间的。

教育随笔:孩子快乐2

幼儿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对生活中的一草一木,甚至一块小石头都充满着好奇、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充满着童真......

当我带着幼儿在户外活动时,看着他们有的数着花砖跳格子,快乐也随着头发上下一颠一颠的;有的踩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来回走着,石块把他们的小脚硌得“呵呵”直笑;有的发现了几簇小花,在指指点点交流着;有的走在彩色的车轮上转圈,乐此不疲......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就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因为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是多彩的、是好奇的......

记得上周我和孩子们在草地上休息时,他们惊奇地发现一片树叶下有一个大虫子。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快看看,还有啥?”有的孩子用手,有的拿着拣到的树枝,一个劲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来看,我找到了一个东西啦。”大家围过去一看:哎呀,原来是一个小蜗牛。这下孩子们可高兴了,一个小蜗牛竟然成了孩子们最好的玩伴!在孩子的脸上、眼里、心中,我看到了两个字:快乐!

这时,我不禁想到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乐趣......”先生文章中描写的不正是眼前孩子们的真实写照吗?每个孩子都有着共同的天性:快乐、童真和童趣!

幼儿的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幼儿的心性中,童真童趣也时刻激荡于心怀。在孩子们的眼里,万物皆含情,在孩子们的心里,万物皆有趣!阳光、空气、石块、小草、蝴蝶、花鸟都是他们的所爱,都是他们的世界。

“一花一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自足的世界,都需要阳光,需要理解,需要肯定,需要欣赏,需要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在这个五彩的世界里,只要孩子们喜欢做的事,就是快乐的事,那么,就让孩子们去寻找他们自己的快乐,去放飞孩子们自己的快乐和梦想吧!

教育随笔:孩子快乐3

伟伟是个有语言障碍的孩子,语言交流的困难让他与同伴的交往也比较异常,时不时地会出现捣乱、攻击性行为,因此他在班上很少有玩伴。

一天,戴灵、雯雯、林林等几个小朋友在建构区一起玩,他们有的一个人搭飞机,有的几个人合作造城堡。伟伟站在旁边羡慕地看着他们,但没有主动参加他们的活动。我看到了就对戴灵他们说:“邀请伟伟和你们一起玩好吗?”戴灵是这几个孩子中比较有组织能力的人,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小领导”,戴灵看了看伟伟说:“好吧,来玩吧!”伟伟高兴地笑了,我发现原来他笑起来是那么漂亮,圆圆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嘴边还有两个小酒窝,也许这是从他心底发出的笑,笑容才这么灿烂吧!伟伟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起来。在戴灵的指挥下,伟伟帮他们递送所需要的各种积木,一直没有调皮捣乱。

看到戴灵、林林等小朋友能邀请伟伟和他们一起搭积木,我为他感到高兴。我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也许他已有了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合作的意识和愿望,所以在搭积木时,他才没有像平时那样随意走动或调皮捣乱,并借此取得他们的好感和认同。为了鼓励戴灵等小朋友邀请并接纳他与大家一起玩的行为,在游戏评价时,我对他们这一组进行了表扬,还把优胜红旗插在他们合作建构的城堡上。我听到戴灵对他说:“伟伟,下次我们还在一起玩。”伟伟使劲地点点头,响亮地应了一声:“好!”这一次,他的发音吐字非常清晰。

在以后的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创造幼儿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让那些思维活跃、活泼开朗、交往能力强的孩子带动那些不善表达、不善与人沟通的孩子。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调节幼儿交往伙伴的对象,使幼儿在集体中能积极与人合作、与人交往,这样不但使他们与人交往的愿望得到满足,还能帮助他们从别的小朋友那里得到经验,促进认知的发展。

教育随笔:孩子快乐4

早操过后,我带着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滑梯,孩子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像小鸟一样飞了出去,看到孩子们愉悦的神情,我的心里也非常欢畅,为了照顾到每个孩子,我不时的走过来看看这个小朋友,走过去瞧瞧那个小朋友,看到他们一个个灿烂的笑容,放心的认为他们现在玩得都非常开心,非常快乐!

这时,乐乐小朋友朝我走过来,“老师……”,“嗯,什么事,宝贝”我高兴的问,他支支吾吾的回答:“老师,没有人和我交朋友,”我感到很奇怪,“刚刚看到你玩的挺高兴的呀!为什么会没有朋友?”因为,乐乐平时是一个聪明、活泼又调皮的男孩,所以这样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真让人诧异,但看到他此时认真而沮丧的神情,我知道他说的是真的。我突然意识到,孩子长大了,不再像小班、托班的时候盲目而无目的玩了,这时他可能需要更深沉 ……此处隐藏4781个字……童年还给孩子,维护孩子们无瑕的精神空间,让他对这个世界保持了一份美好的期待,让他刚起步的人生多了些美丽的浪漫!而不仅仅是抓着他们补语数英。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禁扪心自问:你是否曾不经意驱赶了孩子精神天空中的美丽云彩?是否曾不经意折断了孩子心灵原野中随风起舞的花朵?……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把童年还给孩子,保留孩子应有的纯洁、天真、梦幻、情趣、浪漫!因为这些,会使孩子学会爱、学会关心,会使他们拥有真正的“美丽人生”!

教育随笔:孩子快乐13

还有五分钟就要离园了,孩子们在焦急地等待着家长的到来。日常的工作让我已习惯了这份欢快的嘈杂声和吵闹声,看到孩子们见到父母那高兴的样子,小嘴巴不停地向家长汇报着一天在幼儿园中的“小事”,家长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家长地问候声,孩子的说笑声、再见声,汇成一片。

无意中看到户一晨静静地趴在桌子上,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不由的一阵心疼,户一晨的爸爸妈妈工作单位离幼儿园比较远,所以每天不能准时来接她,平时得忙乱让我忽略了这个乖巧的小姑娘,此时,我来到她的身边,蹲下来对着她的耳朵悄悄说:现在老师来给你讲个故事好吗?这时我看到孩子情绪有了变化,脸上有了微笑。直至故事讲完了,家长还没来。我又说,你可以在班里随便玩班里的任何玩具,户一晨惊奇地抬起头,在她的脸上我还看到了更惊喜得笑容。她玩玩这个,看看那个,早已将刚才晚接的事忘掉!她的爸爸来接她时,她大声的告诉爸爸她的快乐!

第二天来园时,我听见户一晨和小同伴们自豪地说:昨天下午,你们都走了时老师给我讲故事了呢!还让我把班里所有的玩具都随便玩,不用和老师打招呼!看着小同伴们羡慕的眼神,她更自豪了!看着自豪的小一晨,我很是欣慰!

现代教育都提倡一个轻松自然的环境氛围,这是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前提。而离园活动往往是最容易被老师忽视的。只是让幼儿坐在椅子上,干等家长来接,枯燥而又乏味,幼儿会有急迫、焦虑、孤独的心理。久而久之,直接丧失幼儿第二天入园的兴趣。做好这件事,需要老师用心来对待工作;用心来关注每一个孩子。有时听一首歌曲、和孩子说说心里话、玩个游戏、讲一个小故事、就能把晚接的幼儿情绪调节好!

教育随笔:孩子快乐14

一个班上的孩子总会有天资聪慧的,也会有先天笨拙的;有调皮捣鬼的,也有听话懂事的;他们在我们每个教师的眼中都应该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应该让这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轻松、快乐的事。让教育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中撒满阳光。

而如今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多弊端,面对升学的压力,老师和家长都过分的追求孩子的考试分数。就是小学生也要参加每年镇里组织的统一的调研考试,说的是为了了解每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还要根据及格率、高分率、均分来算每个班的综合得分,按综合得分进行排名。每个学校都相应地制订出了教学质量奖惩制度,所带的学科考出全镇或是全区前三名就有一定金额的奖励。有的学校甚至还规定考到全镇后三名就有一定金额的罚款。就是不罚款而排名一公布,考到倒数几名的老师也会觉得脸上无光。

老师在这种压力下不得不在学生身上下“苦功”。为了考出个好名次,不得不增加学生的作业量。对于学习好的孩子来说达到饱和了。可是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孩子或是上课爱玩的孩子来说那是不堪重负的。每个班上都会有几个学困生。这些孩子本来作业速度要比其他的孩子慢上许多。老师为了追求及格率,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拖后腿”,一般是给全班学生布置同样多的作业。学困生因为能力差,作业的错误率也高,他们不仅要完成各项作业,还要腾出许多时间来改错。面对这些孩子,老师可以说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老师们挤出自己休息的时间督促这些孩子完成必须完成的作业。在校园里经常看到有些老师把这些特殊的孩子带在身边,老师走到哪里,孩子就拿着作业跟到哪里。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没有了音乐、美术、体育。有些老师甚至牺牲孩子午睡的时间,把这些孩子带到办公室里写那些在孩子眼中永远没完没了的作业。面对这些孩子,有时老师免不了会生气,会发火,会训斥。

如此“负责”的教育不仅让老师受累,也让孩子的心灵背负了沉重的负担。他们的小脸上没有了无忧的笑容,这样的学习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少了快乐和生气。他们更加自卑、消沉,性格叛逆的孩子甚至会在心中种上仇恨的种子。老师自认为的的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对孩子的一腔热血不仅得不到孩子的感激,反而慢慢毁灭他们对梦想的追求,一点点磨灭学习的欲望。

老师要学会爱每一个学生,要知道考不及格,考倒数第一也是孩子的权利,这些孩子更需要尊重和关爱,自卑、脆弱的心灵更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老师要做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把尺子去衡量。不能用成人眼中理想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孩子,不能急功近利,拨苗助长,这样往往是事得其反,只能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失败和痛苦。我们要做的是满怀期待地用理想的标准去鼓励每一个孩子。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生命成长的快乐,感受到学习乐趣!惟有这种快乐是持久而永恒的,是奠定人的生命基础和健康的精神。

教育随笔:孩子快乐15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使孩子们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奥尔夫音乐《野餐》,旋律活泼欢快、节奏明显,尤其是歌词内容谱写的具有情境性,带有丰富的拟人色彩。它生动描绘了一群可爱的孩子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手拉手来到了野外分享美食、快乐歌唱,大自然界的小鸟、蜜蜂、花朵等同等感受到了孩子们野餐的快乐,加入了快乐的野餐行列,建构成了一幅极具乡村野炊的美景。我反复倾听这首快乐之歌,仔细分析这首快乐之谣,借助奥尔夫 “音乐出于动作,动作出于音乐”的这一教学论点,基于二者互为作用、密不可分的教学关系,大胆创新,尝试将原本一课时完成的奥尔夫教学《野餐》,修改成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设计为歌唱表演活动,第二课时设计为乐器演奏活动。以下我阐述表明的为奥尔夫音乐《野餐》的第一课时教学活动。

(1)我尝试将原本教案中的教学目标“1、借用图画书,看看、说说、动动来感受音乐的旋律。2、能熟唱歌曲,并能与同伴共同进行律动,感受歌曲的欢快意境。”修改设计为“1、看看、说说、动动,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歌唱活动。2、乐意边念(唱)歌曲边拍出节奏,感受 “野餐”的欢快意境。”尝试将原本教案中的教学准备“音乐图画书”修改设计为“课件、音乐”。

(2)我尝试在音乐活动中把教学重点旨在:熟唱歌曲,能积极主动的看看、说说、动动。难点旨在:掌握说唱部分“微微笑”的节奏,感受歌曲“野餐”的欢快意境。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中的精美画面,轻松帮助孩子们理解熟记歌词内容;通过借助课件中清晰明确的歌曲节奏图谱,巧妙帮助孩子们快乐掌握歌曲节奏;通过课件中音乐制作的分段欣赏,自然帮助孩子们自主比较歌曲说与唱的不同之处。

综上阐述,我力求在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们快乐表现、即兴创作、创新求异,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充分体现出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思想中蕴涵的深厚的人本主义基础。

《教育随笔:孩子快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