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案

时间:2025-09-29 23:20:38
留守儿童教案范文汇总5篇

留守儿童教案范文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留守儿童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留守儿童教案 篇1

关爱留守儿童

活动主题:关爱留守儿童

活动目标:

1、体验父母的关爱

2、学会体谅父母、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

3、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懂得道留守儿童也需要关心和关爱

活动形式:听歌、朗诵、写纸条

活动对象:七年级

活动时间:45分钟

活动准备:歌曲《留守的孩子》 日记 纸条 朗诵诗歌

活动设计思想: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名词,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近些年来由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渐渐地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些有着完整家庭的孩子,由于生活的需要,却无法完整地拥有家庭,他们必须提前过着独立的生活,看似是能使他们更加锻炼自己的独立性,实际上,这些孩子过早地成为家庭的“劳动者”使他们失去了原本应该轻松快乐的童年,失去父母亲的陪伴,他们孤独,甚至是孤僻,使他们性格形成了无法与社会融洽相处的孤单。父母无法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一个原本完整的家庭,却在各自孤立地延伸着,没有交集,很多的父母对孩子的情况一无所知,孩子对父母甚至感觉陌生。特别是在十二三岁这个特殊的时期,正是孩子叛逆因子活跃的时期,家庭的“不完整”、父母对他们的不关注,使得他们完全也不把自己当一回事,随意,邋遢,不愿意和在城市打工的父母扯上关系??所以,便有了很多的“问题学生”,让老师和学校颇为费神。基于上述种种因素,我们组织这次活动,意在让孩子和父母之间有更多的了解,拉近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让孩子更加了解父母,让父母更多陪伴,让学生和父母之间有更加亲近的交流,能帮助孩子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活动过程:

1、 开场白(5分钟 2:25)

师生问好??

最近以来,同学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得不错(学习方面、礼貌方面、安全方面(今早主动给老师打电话请假)(何利辉、袁国翠听到有人要打她们主动给老师说)),但是,在此期间,有许多的同学也表现出了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上课讲笑话、玩东西、打瞌睡、不按时完成作业、撒谎、出口成脏、个人卫生方面、打牌、购买零食、丢垃圾、乱吐痰等),最为严重的是在此期间,也发生了许多违反校纪校规的事件(打架、上网等)

(1)、上网:郭兴明(留守儿童)、黄应箭(留守儿童)、韩代城(留守儿童)罗峰林(留守儿童)

(3)、离家出走:袁庆香(父母离婚)

(4)、打架(女生:何利辉(单亲)、刘本寅1、开场白(5分钟 2:25) 男生:罗建(留守儿童)、黄应箭(留守儿童)

通过这些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参加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和违反校纪校规的同学里,大多数的同学都属于特殊的家庭(离婚、单亲、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为此,我们就针对我们班的具体情况开一个主题班会———关爱留守儿童

2、播放歌曲《留守的孩子》(5分钟 2:30)

下面有请两位同学来朗诵一首诗歌——《留守儿童的心声》

3、朗诵(3分钟 2:33)

同学们,听了这首歌和这个朗诵后你们对留守儿童有什么看法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他们的心声

4、留守儿童的心声(黄应箭、郭兴明、罗峰林、郭丽萍等)(3分钟 2:36)

罗峰林:我的爸妈常年在外打工,我跟随外婆生活。我常常会很想念我的爸爸妈

妈。

黄应箭:父母没有陪伴我们的成长,没有参与我们的成长,却要摆布我们的生活,这使我们很不舒服。

郭兴明:爸爸妈妈总是说我们不理解他们,一味地指责我,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理解过我们?我们需要什么?

郭丽萍:我不喜欢看月亮,因为月亮每个月的十五都会圆,而我的家人却没有团圆。我是那么的希望父母能够和我一起吃团圆饭,一起看月亮。

何利辉:我们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跟你们的父母表达过你们的这些想法呢?你们又是怎样看待父母对你们的关心呢?

罗峰林:我没有跟我的父母表达过这些。因为我觉得他们的眼里只有工作、只有钱,他们对我的关心除了给钱、买东西给我之外,没有其他的了。这样的“爱”我宁可不要!

黄应箭:我有跟我的父母提过,但是他们却没有认真地对待我的想法,认为我还小,还不懂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只用了一句“你长大了之后就会明白的”。

主持人:听了他们的心声,对父母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根据这几位同学的发言,接下来我们就分组来讨论一下留守儿童的好处与弊端

5、分组讨论(留守儿童的利与弊)(10分钟 2:46)

各组代表发表意见(殷园园、马丽敏、孙建平、郭迁、何旭峰、赵荣、罗建等) 小总结:

利:坚强、独立自主、独当一面、成熟早

弊:感情、教育、心理

(1)、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在感情上和父母疏远,隔代教育,爷爷奶奶或姥爷姥会溺爱他们,造成不良后果。

(2)、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知识跟不上,在学习上不能很好的给予辅导。

(3)、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容易造成心理问题。

(4)、小孩过早失去父母之爱,性情变得孤僻

(5)、留守儿童早当家,过度的负担影响他们的学业

(6)、留守儿童霸王思想严重

(7)、留守儿童的防范意识很差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我特别能理解!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你们的父母说吗?

6、写纸条(5分钟 2:51)

(1):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总想故意惹你们生气,其实是因为我想让你们多打几次电话回来,但是,我现在知道了这样的我好自私!你们肯定很担心我了吧?我以后不会这样了!

(2):爸爸妈妈,你们出门在外要注意身体哦!我也会好好地照顾好自己!认真地生活,好好地学习!等你们回来!

(3):爸爸妈妈,我以后会不再埋怨你,不再惹你们生气,不再让你们担心了!你们放心地工作吧!我会好好的!

(4):其实,我也很想我的爸爸妈妈,我也知道他们为了我们几个孩子辛苦奔波。他们在外面打工也很不容易。

(5):每次见到从外面打工回来的父母,我都非常开心,可是看到他们渐渐变老的样子,其实我也很心疼,虽然从来没有跟他们说过,但是我是爱他们的。

7、总结(3分钟 2:54)

“同学们,虽然你们以前有过自己的情绪不稳定而造成的错误,但我相信经过 ……此处隐藏3146个字……女学习、生活以及鼓励孩子热爱生活等)。

2、唐晓芝同学读其父母来信。

五、留守儿童集体朗诵——我爱我们的老师,我爱我们的同学

结束语

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留守儿童教案 篇5

培训目的:

1.为了弥补留守儿童家长长期不再造成的父爱母爱的缺失感,使孩子们能够在一直感受到父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让留守儿童与班级甚至学校内不是留守儿童的孩子结成对子,让他们的家长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照顾留守儿童。

2.为了给孩子们进行持续不断的照顾、教育与鼓励,使孩子们能够在正确的心理状态下成长,并且弥补有的孩子因为内向等其他原因不愿意主动与外人交流而造成的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大手牵小手”的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对子,通过与孩子们交流沟通,在每一天都对他们进行照顾。

3.通过对代理家长的培训,使代理家长在工作中能系统地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学习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使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健康成长。

4.通过上课讲解、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受训人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方面面了解的更多,更深刻。.

培训方式:集体培训

培训对象:志愿参加“大手拉小手”活动,并与留守儿童结对的老师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年迈的父母身边,或托付给亲戚或雇佣“保姆”来照管孩子,这些人便成了“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这些人中,老人本身都需要别人来照顾,反过来,还要关照小孩生活,对孩子的学习更无法过问。亲戚、“保姆”都是本着不同的目的来看管孩子。能像自己的亲身父母吗?这样一来“留守儿童”日益成为社会,学校的难题,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上缺乏照顾,主动上缺乏约束。然而导至性格孤僻,纪律散漫等问题。那么又有谁能担负起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家庭方面着手,更需要我们学校的教育,作为教师怎样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呢?

一、正确的教育孩子。

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性格缺陷,使我们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那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如:当怀疑孩子说谎时,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纠纷时,要教育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万不要支持孩子说谎,推责任。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时,我们要充

分冷静,静下心来思量后,再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亲切交谈沟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错误和缺点,并说:“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孩子,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可以帮他们擦去眼泪,并安慰他们说:“孩子,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可以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行!”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如有可能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二、关爱孩子的精神成长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如:性格孤僻内向、有自卑心理情绪、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产生怨恨父母心理等,有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关心,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三、指导孩子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遇到困难不能获得感情支持,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学校老师特别是代理家长要及时主动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并做好指导,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以便及时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

四.具体规划:

留守儿童两周或者一个月到结成对子的家长家中去住两天。通过留守儿童和代理家长共度周末

,共同生活,同吃团圆饭的形式,让留守儿童感受亲情,感受家庭的温暖。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

代理家长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主讲:李朝坤 20xx.5.14

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留守儿童综合症”。留守儿童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已经得到了市委、政府、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重要议程之中。

大家都知道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留守儿童由于第一监护人出现了缺位,而孩子对家长依赖性都较强和较易接受家长的教育,可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我们的孩子养成了不少的不良习惯,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违纪违法事件。例如某地有个学生,由于父母都在外务工,跟着姑妈生活,但是他姑妈只负责他每天三顿饭吃饱,其他一切不管,导致该学生养成许多的不良习惯,长期逃课、打架、玩电子游戏等,甚至发展到偷抢摸拿的地步。学校多次与其姑妈联系,但效果不明显,为什么呢?以其姑妈的原话来告诉大家:“我只管他不饿到冷到,其他我一切不管!”家长朋友们,你们听了有什么感想呢?虽然我们在生活上对孩子给予了足够的关心,但是我们在孩子的学习、心理、生理、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又给予了多少关心和关注呢?比如孩子在学校干了些什么?表现如何?及时回家了吗?.......这些我们关心了吗?虽然孩子父母的亲情缺位了,但关爱不能缺位,为了让留守儿童“离开父母不离爱”,为了提高大家的教育方法和管理的有效性,我们特此举办了本次培训活动,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教育好孩子,帮助他们成材。

《留守儿童教案范文汇总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