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教授致辞

时间:2025-11-10 05:56:36
大学毕业教授致辞

大学毕业教授致辞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致辞的经历,对致辞都不陌生吧,致辞要求风格的雅、俗、庄、谐要适当。你还在找寻优秀的致辞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毕业教授致辞,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毕业教授致辞1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

我今天给同学们谈的一个主题是:如何增进个人的确定性来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近几年出现了一个高频语: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我可以预言,这句话将伴你们一生!同学们一听,一定觉得我太狠了!是狠了点,作为你们的老师,必须把我对未来现实严峻性的判断告诉你们。

但这并不可怕,在我看来,经济学教给你们认识世界的最有价值的概念就是“不确定性”,它让你们知晓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你们所得到的一切没有一丝一粒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你们比其他学科幸运的是,经济学教会了你们如何在不确定性的世界做选择,以此提升个人的确定性。以我的人生经历,以下几点是可以增进你们个人的确定性的。

1、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主义

为了准备这个演讲,我专门征询了和你们一般年纪、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女儿的意见。

她再三“警告”我,切莫在这种场合以你们那代人的习惯空谈理想!俗!我没有苟同,我倒认为理想是个好东西,是不分代际的。

理想没有那么玄乎,它就是自己给自己设的一个目标,树的一个标杆,是藏在自己心里的,是进到骨子里的东西。它不是飘在空中,挂在嘴上的那种,它是可以让你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不放弃,再难、再委屈、再不公也能咬着、坚守着的。

心里有了这处高地并一直捍卫它,你们就比别人高出了一截,并随着其他人的随波逐流、停滞不前、甚至倒下而将你托向高处。

但你们要谨记: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主义。这是我参加工作时的老领导,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老人教我们的。

我至今对这句话的感悟是:切不可脱离复杂的现实陷入理想主义,切不可脱离实事求是陷入形式的飘渺,切不可走极端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2、你的人生价值

取决于对机会的考量

利害得失的计较,是每个人一辈子都在做的事,在经济学院受过专业训练的你们更是如此。算法非同小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你的一生。

我发觉,大多数人的计较往往从成本出发,比如,要干的活与所得不合算就开溜,选择生活费用更低的地方猫下来,哪里挣钱多就往那儿跑……这些选择都没有错,你确实是在现实约束下做出了理性选择。

我给你们略加修正的是,在做当前成本的计算时,一定要加入机会的变量。你们当前放弃掉的恰恰可能是你们未来的机会损失。

我们常常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你在这场马拉松中能跑多远,取决于你的机会,这些机会有许多是在你自己成本的算计中被排斥掉的。

你们要我谈个人体会,我给出的答案是:

人一生的价格是由机会决定的,你对机会的考量就是对你人生的定价。

3、把事情做到极致,是这代人的生存之道

我半百人生经历中最为深恶痛绝的一件事就是,身边人对待所做的事不当回事。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也很充分:没意思,本来就是混口饭吃;不喜欢,本来就不是我想做的事;没办法,交办的事没有什么意义……要命的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凑凑合合的习性。

在座的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现在还缺什么?但是,我们不能穿着在美国和欧洲海淘回来的名牌,骂民族品牌不行。每个人都必须从自己做起,行动起来!

干什么都得有个样,做什么都得有那么股子劲!选择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认准了,就义无反顾,一股脑儿扎进去!努力养成要做就做到最好,要干就把活儿干到极致的心性。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把世界上能造的东西都造出来了,你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就是养成对自己认定的事情较真的品质。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你注定是个失败者。

大学毕业教授致辞2

同学们好,在座的各位同学家长和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

院领导让我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代表法学院教师发言。推脱不掉,只好勉为其难了,感到很惭愧,也很惶恐。首先我要声明,我代表不了本院教师,只能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这是让我感到惭愧的地方。其次,让我感到惶恐的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怕说得不中听,引起大家的反感。我知道,今天这个场合,最简单也最安全的讲法是向大家说些恭维、祝福的套话。这些话我也会说,想必你们已经听得不少了。无非是:「你们是天之骄子」「你们是状元、才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是高智商的种群云云。大概你们一走进清华园,听到的就是些谀辞艳句了吧?在你们行将走出清华园之际,如果还沉湎於这些华丽的辞藻里不能自拔,我怕你们在今後的生活环境里会水土不服的。

不错,你们确实都很优秀。但是这个社会优秀的人很多,应该不止你们在座的这些吧?只是很多人没你们这样幸运罢了。你们能走进清华园,是凭着自己的优秀呢,还是凭着幸运?抑或二者兼有呢?但愿你们心里都能有点儿数。不要稀里糊涂的进来,又稀里糊涂的出去。如果到现在还弄不清楚的话,以後难免会碰壁的,幸运之神不可能永远站在你这边。要知道,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但据说这世界上的蠢事都是聪明人干出来的。《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很聪明。结果怎么样呢?「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整天靠甩小聪明过日子是走不了多远的!

孟子说:「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刚开始做事很有条理的,不过巧智而已。但是能够从头到尾都做得很有条理,最终能成就一番事业的,那可就是圣人了。圣人的事业靠投机取巧是不行的。

看着你们即将离校走向各自的未来,就像看着我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初次离家远行一样。心情很是复杂,一方面为你们高兴,你们终於长大了,终於可以不依赖父母了。但是,更多的一面则是为你们担忧,担心你们还太年轻,太单薄,太脆弱,能不能够应付得了当今这个险恶冷漠,复杂而又多变的世界?你们能行吗?能扛得住吗?

我带过一个学生,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夸她智商高,她自己也以为自己聪明绝顶。只有我这个导师说她傻,简直是傻气四溢。你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那只有随她去了。毕竟以後的路要靠她自己走,走得怎么样,只有凭她个人的造化了。这样的学生,我在清华见到的可不止一个,应该说不是个别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些同学,人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但就是做事不通情理。是何原因造成的呢?我反思了一下,应该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尤其是法学教育,究竟教给了你们些什么?你们学到了些什么?你们学到的那些法学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依我之见,那是一套经过汉译的纯西方话语体系,是全套的西方概念、制度、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迻译。我听说,有位部门法博士生,记不得是民法还是刑法专业的博士 ……此处隐藏4573个字……甜蜜的回忆、带着理想、带着中南精神离开中南!不同的旅程,将会有不同的故事。但是,风浪再大,你们也要勇往直前!

大学毕业教授致辞5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好!

祝贺大家顺利毕业,即将奔赴新的岗位!此时此刻,我不想对大家的本科或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总结,因为最好的总结需要留给你们自己去做。

在大家进入人文与发展学院时,我都会向大家介绍人文与发展学院的理念和理想。尤其会强调,大学应该给学生提供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

我认为,在知识与思想之间,知识是物质的,思想是观念的;知识是经验的,思想是哲学的;知识是功用的,思想是自由的。大学学习并非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来改变命运,而更是为了获得思想来追求自由。在人文与发展学院希望传递的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关切视角便是普通人。

在人文与发展学院的5分钟宣传片《他们》中,全片仅有三句话——看见他们,走近他们,讲述他们。我们希望呈现的是:在大发展时代,人们看到的常常是高楼大厦、高铁高速……而看不到大发展背后的数以亿计的普通人。人文与发展学院就是要看见这些普通人,通过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社会行动走近这些普通人;通过论文著作、社会讨论、政策倡导等讲述这些普通人。

在大家毕业之际,我想再次提示大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关注我们社会中的普通人,尤其是,普通人中的弱者。

在罗伯特·钱伯斯1983年出版的著作《农村发展:以末为先》中,他提醒那些住在城市且带有城市偏向的发展官员、发展学者,甚至学习发展的学生,若要想做好发展工作,使得发展行动能够真正惠及普通人,那么就“要尽可能把自己看得不重要,要尽可能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受世界!”因为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够了解弱者或穷人的社会现实和生活世界,我们才能够理解弱者或穷人的生计压力和生活需求。

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人人都想成为一名强者,没有人想成为弱者;因为人们会认为强者是胜利的象征,而弱者则是失败的代表。因此,“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践行起来却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对于拥有权力、资源或身份优势的强者,保持一种弱者心态,更为困难。

大家知道,中国经济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有目共睹,几乎所有中国家庭都是受益者。我们的社会进入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中国社会的戾气也在快速加重。

这并非危言耸听,其严重程度,几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例如,在餐厅、公交、地铁、高铁甚至飞机上因为抢座而吵架厮打,医闹事件、校园欺凌、家庭、插队加塞、开斗气车,甚至因为被看了一眼就殴打他人……这些现象似乎并不少见。而在网络场域,更是戾气四溢,那些所谓的高端人士,在微信群里常常一言不合便恶语相加。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是社会风气却越来越充满戾气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不少人总以强者的心态对待社会、对待他人。

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常常是目中无他人,唯我优先,容不得他人的意见,容不得他人超过自己。这里的例子实在太多。例如,我多次见到西校区早晨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将车子直接停在带有明显禁停标识的学院正门口;高端小区里有的业主直接将车辆停在草地上;网络上,一旦他人提出不同意见,便开骂约架;以及太多的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在餐厅、马路、高铁,甚至飞机上,拳脚相加。

这样的强者心态最为恶劣的表现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例如,餐厅顾客辱骂殴打服务人员;小区业主辱骂殴打保安;男性辱骂殴打女性;成人辱骂殴打儿童老人;有权者辱骂殴打普通人;有钱人辱骂殴打穷人。

这样的强者心态,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社会发展中也无助于新发展理念的践行。

例如,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剥削自然,而不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

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理性和感性关系上常常是崇尚算计、效益至上、蔑视感性,而不关注体验感受、行动意义。

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上每每是科学沙文主义,即迷信科学的客观性和功用性,而蔑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批判性和情怀感。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城乡关系上,一般是要农村向城市看齐,尤其是为了城市化建设和城市人的生活可以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利益。

在同学们即将离开母校的最后时刻,我才要再次提示大家,记住人文与发展学院倡导的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视角,尤其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离开校园后,假如你从事扶贫工作,请努力理解穷人的生活现实和生计压力,不要将自己想象的扶贫方案强加给穷人。若穷人不接受你的方案,请不要贬损他们的素质和眼界,你需要尝试像穷人一样感受世界。

假如你从事乡村振兴工作,请努力理解农民的生活世界和生产逻辑,不要以为可以将一个外来者的产业方案和市场方案强加给村民。钱伯斯提醒过我们,“自己冒险是一回事,而鼓励其他人冒险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也许农民还保持着斯科特指出的“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你需要尝试像农民一样感受世界。

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请你努力理解那些服务人员、保洁人员、保安人员,努力理解那些无权者和无钱者,努力理解那些老弱病残人群,不要以为你真是他们的上帝,不要以为你真比他们高明,不要认为你真是他们的救星,很多事情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件区区小事,而对他们来说,则可能是令全家焦虑不堪的天要塌下来的大事。

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穷苦生活体验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明白穷苦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借钱难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向别人开口借钱的感受;一个从来没有抚养过残疾孩子的父母,永远不可能真正感受养育残疾孩子所需要的各种付出和各种滋味。

正是因为人们其实根本不可能真正体悟到弱者的生活现实和心理世界,因此,我们更加需要保持一种态度,也就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各位同学,人们都将自己就读过的学校称为母校。如母亲一般的人文与发展学院,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我们有浪漫的情怀和朴素的思想。

我们希望我们的毕业生能够保持纯真、保持真实,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思考社会、追求意义,能够时刻深入自己的内心,倾听良知发出的声音。卢梭曾说,“看到你们这种端庄朴素的装束,谁还不鄙视虚浮的奢华?”

我想对我们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毕业生说,“看到你们的朴实纯真,谁还不鄙视浮躁圆滑;看到你们的高洁志趣,谁还不鄙视精致利己;看到你们对弱者的尊重,谁还不鄙视强者的骄横?”

同学们,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在大家即将离校远行的时刻,我们想告诉大家,人文与发展学院犹如你们的母亲一样,并不在乎未来你的事业会有多大,并不在乎未来你的财富会有多厚,如母亲一般的人文与发展学院希望你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无论你在何时,无论你在何处,不需要提前通知,不需要提前准备,如母亲一般的人文与发展学院,将时刻张开怀抱,等待你的归来!

《大学毕业教授致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